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和_392 (第1/2页)
??永乐帝着衮冕,举酒注,临江祭祀,亲送大军南下。 ??战鼓声起,恰逢云开日朗,顺风扬帆,舟师及岸上军旗皆随鼓角之声烈烈作响。 ??阳光映于中军大纛,泛五彩,晴日响雷,有偌大江豚跃出水面,逐舟师而行,并徘徊不去,众人皆异,不知为何。 ??孟清和第一个回神,下意识想提醒沈瑄,无奈距离过远,声音过大很容易引起旁人注意。扔腰牌也不是好主意,万一砸到朱能张辅怎么办?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容不得多想,干脆拽了一下身边站着的陈旭,硬是拉起对方的胳膊,大呼:“此乃天降吉兆!大军南下,安南必平!” ??陈旭起初有些莫名,听到孟清和这一嗓子,顿悟,不管三七二十一,跟着一起喊,“吉兆!安南必平!” ??两人的声音随风声传出,朱能沈瑄等人立刻会意,纷纷举起佩刀,“天降吉兆,我军必胜!安南必平!” ??被气氛所感染,三军齐声高呼:“我军必胜,安南必平!” ??战马嘶鸣,刀鞘击打着盾牌,长枪和长矛用力击打着地面,盔甲摩擦声,刀剑撞击声,军汉们锤击胸膛的声音,伴随着炽烈的战意,激荡着江面,撕扯开江风。 ??“好!”朱棣大喜,高声道,“朕为尔等壮行!” ??“天子龙威,武皇万岁万万岁!” ??万岁声中,大军开始登舟。 ??沈瑄率领的前军以骑兵为和火器营为主,携有百余改装后的武刚战车,以驮马拉动,专为运送火炮及火器营布阵所用。 ??边军不习惯坐船,登上晃动的江舟,都有些眼晕。 ??好在孟清和请教过道衍,用治疗疟疾的药材同赵院判交换了大量的药丸。实在不够分,有太医告知,可以生姜贴在脐下穴位暂缓症状。 ??“大军南征不比船队出海,无需过多用药,一贴生姜即可。” ??孟清和没听过这样的土方,不晓得是否管用,但太医言之凿凿,秉持宁可信其有的原则,出发前大量购买生姜。 ??治不了晕船,火头军也能用来煮菜。 ??广西云南正值多雨时节,安南的气候,边军更不适应,白日闷热多雨,夜间气温骤降,定要水土不服。喝一碗姜汤,总能驱驱潮气和寒气。 ??孟清和大批收购生姜的举动,很快引来了户部和兵部的注意。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误会,也有很多不愉快,孟清和仍未藏私,将实情全部告知。 ??很快,负责大军后勤的部门也开始大量收购生姜,生姜不够,蒜也可以。 ??一时间,应天十八府,姜蒜价格飞涨,经户部一番运作,各地布政司调控,又有各地商人运送药品和生姜入京,才将价格稳定下来。饶是如此,消息灵通的商户也是大赚了一笔。 ??经此一事,孟清和意外同户部尚书夏元吉交上了朋友。听闻孟清和关于税收的一番理论之后,夏尚书更将兴宁伯引为知己,直言,“兴宁伯弃文从武,着实是可惜了。” ??对夏尚书的厚赞,孟清和淡然道:“夏司徒过誉。” ??回到伯府,一个人坐在厢房里,控制不住的嘴角上翘,连连蹦高。 ??人品好,当真没办法啊! ??正蹦高时,定国公推门而入。 ??四目相对,沉默半晌,沈瑄果断关上房门,捞人,堵嘴。 ??寻上这样一位,即便是脑袋发昏,他也认了! ??定国公昏不昏暂且不论,太医给孟清和出的主意当真有效。 ??一身生姜味的边军壮汉们,大部分没有晕船。少数对生姜免疫的,服了药丸,也平安登船。 ??目送大军远去,永乐帝才起驾回宫。想起祭江时的情形,连声感叹,“到底是大师的徒弟。” ??当年,道衍能将屋顶落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