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7章 援军开拔 (第2/2页)
子剑调兵权,给他的来之不易的领兵机会,他要攻城拔寨一雪前耻。 就像陈琦说的,代老将军野战不行,但攻城和守城还行,有了颇有些攻城经验的代老将军的辅佐,又有了十万兵马的增援,曹显的仗,应该会好打一些了。 因此,王铮在代老将军率军出征以后,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话说回来,王铮前一段很少睡安稳觉,并不是因为他关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事太甚。 主要是,他和洛阳公主郑妽新婚燕尔,他太贪恋郑妽的娇躯,每日就不让郑妽闲着,即便他偶尔想休息一下,郑妽也是初尝肉味儿,也太贪恋他的怀抱,也不放过他所致。 恰好,代老将军出征的当天,郑妽来那啥了,就是她那个比较大的姨妈来了。 王铮吃过晚饭洗漱过后,到了该就寝时,只和郑妽稍许亲热,小王铮就昂首挺胸独眼圆睁,他就有些忍不住,王铮当然不可能让郑妽的丫环顶替她,他还没荒-淫到那个地步,于是才无奈地早早睡了。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瀛洲城外的郑军大营内,静悄悄的,曹显和韩庚站在营内的望楼上,各自手拿望远镜,在仔细观察着瀛洲城的动静。 二十万大军已经扎下营盘三天了,可蒙辽军已经坚定了死守瀛洲的决心,至今也没派一兵一卒出城骚扰。 根据这三天来打探到的消息,证明现在的瀛洲城内,至少有四到五万的蒙辽守军。 因此曹显有些犯愁,别说是四五万,瀛洲这座坚城,哪怕是只有两万人马死守,打起来也会特别艰难。 燕云十六州地区,是蒙辽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 契丹主要是以渔猎为主,可北地的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仅凭渔猎,蒙辽别说是养一百多万的战兵,就是吃饱都是个问题。 可蒙辽自从拥有了燕云十六州以后,靠着汉家百姓的农耕和经商,经济迅速崛起,军事快速发展,这才有了屡次攻伐大郑的基础。 因此,蒙辽势必死守燕云十六州的每一座城池。 近百年来,契丹与汉家百姓混居在一起,受汉家的影响太深,全国的官宦士族,皆以说汉话习汉字吟诗作赋为荣,已经比原来的蒙昧契丹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汉家的百姓受蒙辽统治日久,也已不再心想中原。因此,也会给曹显的攻城战增加不少难度。 “老韩,蒙辽忌惮咱们郑军的霹雳炮,不出城和咱们野战,只龟缩在城内坚守,瀛洲这座坚城,可是不好打啊!” 曹显顶盔冠甲脸色刚毅,但却皱着眉头犯愁说道。 他和韩庚原来在雁山卫时,一个是雁山卫的中军司马,一个是司马都尉,本来就是最佳拍档,两人相处日久,说话就很随便。 “是啊!可再不好打,大将军既然说,燕云十六州的长城防线特别重要,那也得打下来,将士们的死伤是避免不了的,尽量想想办法减少伤亡吧!” “那你觉得,怎么打才是最好?” “我想的还没有大将军信上说的省力,我觉得,就照大将军信里说的做吧!这还是第一座坚城,不打打试试看,就不知道蒙辽的战力如何。” “说的也是,那就打?” “打他娘的。” “好。” 曹显下定了决心,他也知道硬拼不可避免,打仗总会有死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不打打试试看,心里就始终没底。 两人下了望楼,曹显吩咐一声,“擂鼓聚将”,然后快速奔往中军大帐。 传令兵闻言大喜,噔噔噔的急忙去传令。 刚才还悄无声息的郑军大营内,随着三通鼓响,顿时就沸腾了起来,无数的将士把脑袋探出帐篷探头探脑,但限于军令,还不敢随意走动,只得在帐篷内小声议论。 大家在大营里已经憋了三天,早就盼望出营厮杀了。想要博军功,想要封妻荫子,总憋在大营里怎能行? 一通鼓响众将军准备,二通鼓响正在路上,三通的鼓声刚落,中军大帐内,将军们已经一个不拉,全都到齐了。 被王铮一手教出来的曹显,也是军令极严,三通鼓罢人若没到,不管是何人,不讲任何情面,先拉出去扒了裤子打二十军棍,记过一次再说。 “本督计议已定,今日即刻攻城,众将可有异议?”曹显端坐在帅案之后,冷眼看了看两边整整齐齐昂首挺胸的诸位将军。 “末将等无异议,请大将军下军令吧!”众将齐声喝道。 大家早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屠宰那些蒙辽狗了,只等曹显一声令下上去就干,还能有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