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2章 此战险胜 (第2/3页)
不得那些亲兵的生死,他只能孤注一掷。 如果不是还要统筹全局,他早就亲自操刀上阵了。 蒙辽有援军增援战意大增,王铮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左支右拙。 双方人马数十万人,在方圆几十里的大战场上,从天明厮杀到午后,又从午后杀到了日落西山。 整个战场,遍地的无头死尸遍地的残肢断臂,人马的血水流进黄土地,人马的骨肉被踩成了半尺深的红色泥浆。 地下的残刀断剑铺了好几层,有些刀刃和箭刃朝上竖立,人马所经之处,稍有不慎就会受伤。 空气中的血腥味极其浓厚,即便在微风的吹拂下也是经久不散。 到了天色黑透夜战之时,郑军的优点再次显现。 在王铮的努力下,由于郑军吃的好,不太缺营养,即便隔着数里的距离,在敌军三座大营的火光中,勉强还能看得清。 可蒙辽军是肉食动物,大多也是住在北边的苦寒之地,能吃的上蔬菜的极少。 因此,就导致蒙辽军大都营养不良,他们确是比郑军彪悍强壮,但夜战之时无法视物的缺点也暴露无余。 到了天色黑透的戌时正,也就是晚上八点左右,无法视物被郑军压着猛杀的蒙辽军,终于再也无法坚持。 不知道蒙辽军的哪一个软蛋精神崩溃,哭喊了一声“我不打了,就是死也不打了。” 然后他扔了兵刃,拨马就四处乱撞想要逃出战场,接连撞翻了几个蒙辽军士后,他摔下战马,几乎瞬间就被踩成了肉泥。 其他正和郑军激战的蒙辽军士受到牵连,一片混乱中又是死伤了一地。 这时,蒙辽军就再也无法支撑、一整天连续不停的厮杀,许多军士开始拨马逃窜。 有人领头就有人效仿,蒙辽军的战意立时急转直下,转身逃跑的越来越多。 此时早已杀的大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双方的所有将士,均是凭着一口气在咬牙坚持。就也早已没了统一的指挥。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不长时间,蒙辽军的大溃退开始。郑军将士抖擞精神,继续追着敌军的屁股砍杀。 蒙辽军部分退入燕京,部分四散奔逃。郑军将士疲累已极,仅仅追杀了十多里就收兵回营。 此战,郑军大胜。 据战后不完全统计,这一次的大会战,蒙辽军共投入兵力四十五万左右。 受伤跑掉的不算,被郑军歼灭在燕京城外的,大概不低于二十三万人马。 另外二十多万,退守各个蒙辽军把守的城池。 而郑军,连步卒带轻骑,再算上蒙古援军,此战参战的兵力共计三十四万,战死三万余,受伤五万多。 当然,这个数字,也包括韩庚所率将士的死伤。顺州、蓟州和檩州之战,也是这次大会战的一部分。 和郑军大战,蒙辽军的死伤率基本就是十比一。 由于这次的大战杀了一整个白天,郑军的霹雳炮等大杀器接济不上,这才导致将士们的死伤稍微大了些。 数日后的一天晌午,郑军的三座大营成‘品’字形排列,已经抵近了燕京城数里处扎营。 此时,郑军的中军大营里,王铮和曹显,以及代老将军三人,正站在一座望楼里,远远地眺望燕京坚城。 “代老将军,你觉得,燕京怎么打才是最好?”王铮背负双手,看着燕京城说道。 “攻城战没有好办法,特别是像燕京这样的坚城,只能拿人命填。老夫也没有良策。” 代老将军无奈答道。 他即便能想出一条所谓的‘良策’,也没有大郑的攻坚利器火炮管用。 王铮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前,就已发明了火炮和火油罐,说明他早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