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6章 封赏小议 (第3/3页)
铮和皇上、兵部尚书陈琦,以及房相、吕相,他们五个人商量做主的事情,王铮懒得去找那几位老头儿。这才叫他和周通来,本是高看了他们,可他邢开,居然这么的不长眼,不该问的也说。 “属下属下知错了。”邢开连忙抹着汗认错。 “知错就好,管好你的嘴。”陈琦冷冷地说道。 “属下知道,知道,一定,一定。”邢开悔恨欲死说道。 王铮看了邢开一眼,没为他讲情。作为兵部的右侍郎,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的? 放下教鞭,王铮回到自己的位置,喝了口茶汤,这才缓缓说道。 “我的就不说了,这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将士们一共死伤了将近十万。死的必须厚恤,活着的也不能亏了他们。韩庚的柱国衔,军功足够了,给他升上去。曹显为国为民数年操劳,让他回上京休息一段时间。其他的将士,唉!尽量都升一级吧!” 王铮很无奈,这几年,由于他带领的人马,打的大仗太多,胜仗太多,功劳太大。皇上和房相愁白了头,都没法按规矩给他们升职。 因此,不说他王铮了,就连曹显韩庚等,现在都升职升的很慢。 别的卫镇杀千把人的一次小胜,主将就能升一级的功劳,搁在王铮的那些弟兄手里,简直屁都不是。 要知道,仅是燕京城外的一场大战,王铮率领将士们,就杀了二十多万蒙辽军士。 不说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单按十个人头升一级的人头算,项梁韩庚万喜高丕等等八位集团军主帅,每人都该升为柱国了。 可现在,有王铮这个例子,估摸着,韩庚的柱国衔应该没跑。可项梁万喜他们几个,能升的还会升到柱国衔以下,不能升的,最多也就是给一个虚爵,赏赐几百亩地了。 “这个没办法,也不怨皇上和房相,你们的功劳太多太大。如果按规矩,三两年内,我大郑就会出现数位上柱国,十几位柱国,伯爷侯爷的遍地都是。就说你吧!封你为一字王都有些低了。你让皇上和房相怎么办?” 陈琦叹口气说道。 王铮也无语,陈琦说的也是实情,皇上和房相的难处他也知道。 可弟兄们浴血沙场,付出的和得到的却不成比例,他还是有些不痛快。 “因此,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大郑付出了。皇上和房相,没办法按规矩封他们的官职,就只能对其他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铮知道陈琦说的是啥意思,就是战利品没足数上交的事情。 按规矩,少部分的可以留做纪念,大部分的战利品都要上交。 可将士们打破了燕京,把蒙辽南京皇城内的珍宝搜刮一空,朝廷竟然没一个人说一句闲话。 就连那些屁事儿最多的御史言官,也都是三缄其口不吭一声。 有王铮这个例子,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对将士们的封赏不会公平,就没人敢找茬。 谁敢找茬,就是把皇上和房相架在火上烤,就是故意把此事抛出来,让皇上和房相难看。就是故意想让史官,把皇上和房相写的一无是处。 没人敢和皇上以及首辅房相做对,大家也都有些妒忌,王铮等将领的功劳,也就没人多事儿了。 “那就让朝廷,多给将士们一些别的封赏吧!” 王铮无奈说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只要不按规矩升职,其他的皇上不会在乎,田地房舍钱粮之类的,只能拿这些身外之物弥补了。等军功册造好,这事儿我来办吧!” 陈琦作为兵部尚书,算是最和将士们一心的朝中重臣,但这种连皇上和房相都发愁的事情,他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