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2章 王媒婆 (第1/3页)
不得不说,参加殿试的这些武举人,经过数次比赛,大郑全国万千人中的佼佼者,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武举们都很卖力,呼喝声不断,兵刃交击声叮当乱响,一个个皆是弓马娴熟武艺不凡。 王铮看的是兴奋不已,把巴掌都拍红了。 此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挑出多少名武将,而是为了创造一个,让百姓们踊跃练武强身健体,让朝廷重视武将,让大郑真正的国富民强。 王铮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氛围。 王铮还是这事儿的倡议者,他自然是特别卖力。 武艺比试完毕,前三名还要参加笔试。 王铮正在观看最后胜出的三人的面相,就见柴公公突然走到他跟前,俯身低声问道。 “大将军,你觉得,最后胜出这三人,怎么判定才好?” 王铮知道,这必是皇上的意思,他自小娇生惯养不懂武艺,心里拿不定主意,这才派柴公公向他问计。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柴公公,按他们三个胜出的顺序排名就行,要不然,就会有人不服。至于别的,嘿嘿!武德啊!没有武德之人,是绝不可重用的,皇上懂得。” 武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比试,名次已经判定。可皇上出题目的笔试,却是可以按他的喜好判定谁是状元。 武状元要文武双全,不是仅凭武艺就能被评为第一。 柴公公一笑离去后,俯身又对皇上耳语了一番。 笔试过后,众位评委逐一阅卷写好评语,最后交给皇上最终拿主意。 片刻后,柴公公宣旨,陇西人蔡科为武状元,正定人李朗为榜眼,雁山人郭甫为探花。 三个人均是北方人氏,南方好文北方尚武,果然不假。 不出王铮所料,皇上裁定的顺序,居然还就是按他的评语封赐的冠亚军。 王铮是个穿越者,肖燕燕也应该不是凡人,西夏还有一位穿越者。 导致无神论者王铮,现在也开始神神叨叨地,开始相信鬼神了,他也开始给别人相面了。 这三人的名次,王铮几乎没看他们的文章,他是仅从三人的面相做出的评语。 武状元蔡科的面相,应该是一位忠厚老实之人,但他的武艺和文才却是最低的。 榜眼李朗的面相最不善,像是一个尖酸刻薄狠辣之人,他的文才最好,武艺也是最高。 但就因为他的面相不善,王铮对他的评语就不好,这才导致他落了个榜眼。 探花郭甫和大部分的雁山人差不多,是那种精明但也特别淳朴的人。只要教导有方,以后也会是一员不错的武将。 三人的年龄均在三十岁左右,正是为国出力的好时候。 柴公公宣旨以后,蔡科和郭甫皆是大喜若望,唯有李朗稍有些不满之色,却是一闪而过。 王铮一直在观察李朗的表情,正被他看在眼里。 “老陈,此人绝不可重用。” 王铮不动声色对身旁的陈琦说道。 “嗯!老夫也看他非善良之辈,以后自会提防。” 宣旨过后喝了皇上赏赐的御酒,三人披红挂彩跨马游街。 接下来就是琼林宴,这个王铮最喜欢。 于是乎,在一帮身穿各式锦衣官袍的老头子中,坐着一位身穿便衣二十多岁的光头草民。 此人说话随意不拘小节,吆五喝六高谈阔论。 可满朝的重臣,却对这个身穿素衣的草民还甚是恭敬。 就连房相那个当朝的首辅,被他攀着脖子逼着喝酒,也只是尴尬地笑笑,试图挣脱却没挣开,只得皱着眉头喝干了杯中酒。 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位朝中的新人,均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洒脱不群貌似疯癫的王铮,心中很是纳闷儿,不知道王铮是何方神圣? 他竟然在一帮子朝中重臣里,这么随意地率性而为,却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