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大将军_288章 成衣铺的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8章 成衣铺的规划 (第2/3页)


  “多谢妹妹和妹婿的大力提携,要不然,未亡人就真不知,该怎么活下去了?”
  “姐姐别这么说,咱们是姐妹,妹妹帮姐姐,是应该的。”
  客套方罢,郑诗就张口说道:“九妹,大嫂孤儿寡母,日子也甚是艰难。谅儿年幼,大嫂独自操持家业已属不易。现今,大嫂还需为谅儿的大事转圜,也实是艰难。妹婿和妹妹,还需帮帮大嫂才是。”
  王铮闻言皱了皱眉:“郡主,你来找风奴,是大嫂让你来的?”
  郑妽看看郑诗,再看看王铮,她已经感觉到,王铮不高兴了。
  郑诗没听懂王铮话里的意思,她面色不变答道。
  “我来找风奴,和大嫂无关。只是大嫂,已三数次去郡主府哭诉,我心有不忍,也知妹婿的本事。今日才说起此事,想让妹婿帮帮大嫂。大哥已逝,谅儿少不更事,大嫂的日子委实艰难啊!”
  王铮没说话,他没法说话。
  他觉得,蓝敏不值得同情,她现在的境况,应是咎由自取。
  王铮怀疑蓝敏和汝阳王郑乐的关系,他甚至怀疑,原太子郑岩的早逝,也和蓝敏有关。
  玄一道长好心好意,为他炼制的丹药含有剧毒,但却还能查验出来。
  而太子郑岩的死,王铮觉得,估计都无法查验。有几类重金属,置人于死地也无法查出病因。
  皇长孙郑谅,却也确实值得同情,但不管他怎么值得同情,他只要牵扯到了太子之争,王铮就必须置身事外。
  除了涉及太子之争的那几个人,其他的,王铮帮谁都无所谓。
  王铮不搭腔,郑妽和王铮夫妻同心,她也不接话。
  再说郑谅虽是她侄儿,却还是没有和她一母同袍的弟弟郑铭亲,她自然也不可能,劝自家的夫君胳膊肘向外拐。
  肥水哪能流进外人田?要帮也是帮雨奴才是。
  郑诗也是个伶俐人,她一看这对儿夫妻都不接她的话,就知道自己是白为大嫂操心了。
  她是个寡妇,蓝敏也是个寡妇,两个寡妇同病相怜,就有些共同的话题。
  其实,她今天的话,只是因为亲情,同情她的大嫂蓝敏孤儿寡母,日子太艰难,也并没有别的意思。
  太子之争是个人人忌讳的话题,她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寡妇,哪敢参与太子之争?
  蓝敏因为有一子一女,她这辈子是不可能改嫁了,郑诗如果降低条件,还有些希望。
  在现今,皇帝的女儿也愁嫁,高不成低不就,蹉跎了几年的也并不少见。
  现在这个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仅有三十多岁。男子参与的战事,以及很多危险的职业,导致男子早死的概率更大。
  这也就导致寡妇极多,再加上任何一个朝廷,都是鼓励生育扩张人口。因此,古代社会,也不得不施行一夫多妻制。
  要不然,找不到夫婿的女子就更多了。别的不说,皇上郑成和他亲兄弟两个人的女儿,就有五个人,年纪轻轻就已成了寡妇。
  没办法,这两兄弟生女儿的概率极高,他俩加一起,女儿有二十八个,男子才十多个。
  现今大郑的男女比例,基本是一比一点五,社会底层的男子也不允许娶妾。多出来的那些女子,就只能给富户做小妾或者是外室,才能嫁得出去。
  这也是高门富户的家庭,为了给自家的女儿找一个好夫婿,很是下血本,甚至是不顾脸面硬抢的原因。
  榜下捉婿,就很能说明,女子不容易找到好夫婿的问题。
  这个社会,只要能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夫婿,卖房子卖地,甚至是借钱,也要给女儿陪送大批嫁妆的家庭,比比皆是。
  别的不说,就说郑诗的爹爹,也就是皇上郑成一母同袍的亲弟弟。
  他作为一个闲散王爷,有封地有俸禄,按说应该有不少资产吧?可他嫁女儿却嫁的揭不开锅。前几年,还曾伸手向他哥哥郑成借钱,给女儿打嫁妆。
  (皇帝的亲兄弟嫁女儿没银钱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也是宋朝的。但不是郑诗的爹爹,此处借用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