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士_第17章 拜得良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拜得良师 (第1/2页)

过了不多时,父子三人来到了刘源家门外,大门匾额书写着“墨斋”二字。
  沈成轻叩院门喊道:“秀才公,在家吗?”
  “来了!”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回应,里面响起脚步声。
  沈康和沈昌忙各自整整衣襟,院门恰在此时打开,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身着淡青色右衽领衫子,下着月华裙,外披着一件镶着兔毛滚边的披风便服。她头发梳成牡丹头,眉额之间扎着一条淡青色头箍,耳挂润玉耳坠子。
  瞧着她保养得当,衣饰精致大方,便知她定是秀才娘子了。
  沈成赶紧拱手低眉道:“原来是秀才娘子,怎么您亲自开门呢?”
  刘孙氏上下打量这父子三人,见他们手里拿的东西便知道是来拜师的,微微一笑道:“夫君放仆人赶回乡过年去了,你们进来吧。”
  “诶!”沈成应了一声,带着两个孩子进门。
  刘家院里植花种草,此时正值冬日,唯有一棵梅树立于墙角暗然绽放缕缕梅香,抬腿进庭,两进两出的小院跃然眼前。花边滴水形的屋檐,细巧的皮条屋脊,整个院子小巧精致看着却通透明亮,既不超过朝廷规定的规格又不显得失了身份。
  不都说穷秀才吗?
  一般的秀才公再怎么也住不上这样的院子吧?如此想来,刘源家境应是很殷实,绝非出身寒门秀才。
  刘孙氏将他们领到了前厅,又倒了茶水,温声柔气的道:“你们稍坐一会儿。”
  沈成明显的有些局促,刚拿起茶杯又放回身侧的方桌上,站起身道:“是,是。”
  刘孙氏摆了摆手,示意他自便,笑着转身进了后堂去。
  她缓缓行至书房,倚着门看向里面,刘源正围在小炉边翻过书页,她道:“夫君,沈家父子来了。”
  “哦?”刘源抬头将书放下,站起身道:“可见到那沈三了?”
  “来了,沈二、沈三都来了,正在前厅等着你呢。”
  刘源泯然一笑,点了点头道:“沈三...实乃机敏胆大,来日定非凡夫。”说着,他整整衣襟,捋着美须髯朗然出门去。
  前厅中的沈康大大方方的打量着四周,看了一眼正墙上挂着的孔圣人像,目光转到主位桌角上那本略旧的《传习录》,打眼一瞧便知此书已被翻阅无数次。
  《传习录》是那位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作品,他心下想着,穿到明朝来,却未能一睹王阳明的风采,实在是遗憾。
  如此,也就黯然叹了一口气,正在此时,刘源夫妇相携而来。
  刘源穿着一身淡蓝色圆领宽袖长衫,神情谦和温润,体貌修短合度,让人感觉如春风拂面。
  刘源与刘孙氏分坐主位两边,沈成三人忙站起身来长施以礼。
  刘源略微歪了歪头,目光直视着沈康,唇角微扬笑问:“黄口小儿,何以唉声叹气?”
  沈康不自觉的以右手食指拇指交叠捻了捻左边袖口,躬身回道:“怕先生不肯收下我。”
  刘源挑眉一笑,道:“何以见得?”
  沈康松开手,道:“先生生性淡泊,学富五车,我只是个小小顽童,见先生犹如高山仰止,如此...便生出惧意。”
  刘源目光有些狐疑,一个农户小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