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沧海横流_38 (第2/3页)
盼头了吧。 没过几天,觉得弹章越来越少的老皇帝觉得到了处理勋贵世家双方互相弹劾的时候了,在太子殿下的“劝告”下,头痛的老皇帝干脆将勋贵和世家各打了五十大板,勋贵这边的官员贬下去几个,世家那边的官员也罢官了几个,觉得这样朝廷就能清静一阵子了。 勋贵这边被贬官斥责的人中就有贾赦和贾政。 贾政的罪名随便划拉划拉就是一车,世家们提供的罪状说一说就有几十条,随随便便抽出几条来就把他贬成了从九品的鸿胪寺序班。 靖朝不设鸿胪寺卿,鸿胪寺也被改造成招待外宾的国宾馆了,贾政这个鸿胪寺序班要管的无非就是这个房间缺个杯子,那个房间少个椅子的活计,简直就是个打杂的人员。 靖朝的官职之中最小的就是从九品,再小就不叫官只能叫吏了。降成这么个从九品的官职简直比把贾政撵回家吃自己还要丢脸百倍,只要他还在京城里面住,随便见到个官员官职就比他大,就连一些小吏都不把他这个没有实权的官职放在眼里,这简直就让好面子的贾政觉得没脸见人。 可就算再怎么没脸见人,他还是得乖乖去鸿胪寺那边报道,只因为这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旨意,他不接受难道还敢抗旨不成吗?这边刚接了旨意,那边就立马辞官不干?世家那边立刻就得给他填一个心存怨念的罪名,对皇帝的旨意都敢心存怨念,他还想不想活了? 所以这个从九品的小官他是做也得做,不做也的做!哪怕备受耻笑,他连死都不敢死!否则他们全家都休想落到个好,非得被全部发配边疆了不可。 老皇帝给贾赦定的罪名是僭越。这条罪名就很好理解了,他贾赦的爵位是一等将军,可门口的牌匾竟然敢写着荣国府的名字,府里面的摆设和规模都逾越了一等将军的制度,这还不是僭越是什么吗? 孔老夫子都说过,“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难道天子的威严不能侵犯,国家的制度就能随便违逆吗?在大靖朝,就连官员大门上能有几个铆钉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胡乱来怎么能行? 就凭这一条,贾赦就直接被从一等将军被降成了三等将军,连降了两个等级,这还不说,礼部还亲自上门取回了僭越的御赐之物,并责令贾府在三个月之内将僭越之处全部更正,否则贾赦这个爵位就不用要了。 这简直丢死人了!整个京城里面,八个国公府里哪个不是僭越着挂着国公的牌匾?剩下的七家也没看到有谁被定罪啊,怎么就偏偏倒霉了个贾赦?贾赦自认为比起隔壁宁国府那不靠谱的贾珍算是不会惹事的了,结果隔壁的贾珍在那里欺男霸女愣是没事,贾赦这个老实人却先担上了官司,这是凭什么?! 邢夫人难得聪明了一把,说道:“老爷,梨香院那位也被陛下下旨贬官了,咱们是不是受他的连累?” 不说还好,说了贾赦哪里还能忍?谁反对都没有用,他连马车都没有坐,直接顺大门跑出去一路跑到梨香院那边将贾政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还闹着要把贾宝玉丢回梨香院这边,他们那儿现在已经是“三等将军府”了,不是国公府,留不起从九品官员的公子爷! 这话说的要多刻薄就有多刻薄,贾政的脸涨得通红,一口气噎到了嗓子眼里,吐不出去也咽不下来,差点没厥过去。 贾赦又撂了几句狠话,这才气冲冲离开梨香院。他越想越气,干脆也不回自己院里了,直接就奔着老太太的院子去了。贾政害他降了爵位,还丢了脸面,他凭什么还替贾政养着儿子?不但养着这么张嘴,还得养着他儿子的一堆丫鬟、小厮、嬷嬷、奶娘?! 不行,说什么也得把这个败家子给赶出去!他这三等将军府庙太小,留不得这尊大佛爷! 贾赦一路吵吵嚷嚷着来到了老太太的门前,贾母的脸色都变了,她也不敢再倚老卖老了,直接让鸳鸯扶着自己堵在了大门口,大声叫嚷着:“老大,你这是要做什么?你还知不知道什么叫孝顺?你这是要夺了我的命啊!” 贾赦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老太太的声音大,他比老太太的声音更大,“自古以来这天底下只有父亲养儿子,儿子养父亲的道理,可没听说过还要伯父养侄子的!这老二还活得好好的,也没有咽气,天底下哪有替活着的弟弟养儿子的道理?这小子要是我的儿子那我就认了,花多少钱都是应该的,他不是我的儿子凭什么住我的宅子?!” 他这句话一出,不但贾母和贾宝玉没了脸面,就连贾政和王夫人的脸面也都扒得一干二净了。这话要是放个心眼儿多的听到,还不得认为贾赦和王夫人有一腿啊?要不然怎么连贾宝玉是他儿子的话都喊出来了?那贾政全家的脸面都好看了! 贾母气得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她指着老大等了半天的眼珠子,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她能拿贾赦怎么办?!整个贾府的奴才全都成了墙头草了,见到大房掌了权,立刻就都倒向了大房那边,她能指挥得动的就只剩下一个鸳鸯了,别人哪还有听她的? 这个大儿子,她说去扬州接黛玉的时候他倒是句句都肯听,为了林家的绝户银子连脸皮都不要了,林海随船送来的五千两银子她连影子都没看到就被锁进贾赦自己的库房里面了,可是现在呢?她说的话怎么这个大儿子不肯听了?不但不听,还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