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红楼之沧海横流_5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沧海横流_54 (第2/3页)

的黑烟是从后面的房子升上天空的,他赶紧一路小跑,向着正对大门方向的府衙正堂而去。
  “老爷,老爷,您怎么才来啊,这火……这火说什么也扑不灭了,也不知是怎么燃起来的,看着就透着邪气,您快去后面看看吧!”一个衙役满脸漆黑地冲了过来,看到宋臣赶到了,连忙走过来报告着火的情况。谁知自家老爷理都没有理他,直接绕过了他,冲进了大堂之中。
  那衙役吐出一口黑灰,看得一愣,连忙叫嚷道:“老爷,着火的不是堂屋啊,或是从后面起来的,是伙房那里啊!”
  可惜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宋臣已经冲进正堂了,顺手还关上了房门,对衙役的话来了个充耳不闻。那衙役也没了法子,他心想老爷可能把重要的公文落到大堂里了,许是怕火烧过来给点着了,大概过一会儿放好了公文,就会去后院那边查看,他不敢不做事在这里歇气,只能快步跑回后院去接着救火了。
  宋臣从一进入官衙之中就对周围的所有声音充耳不闻,府衙着火又怎么样,就是全烧了他也不心疼。火又不是他点的,将来重盖房子的钱也不是他家的,愿意怎么烧就怎么烧,和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宋臣一路小跑,没有在正堂之中停留,直接穿过了正堂冲进了后面的二堂之中。
  连跳带蹦,宋臣以平时根本都没有的夸张动作迅速绕到了他平时坐着批改文案的太师椅的位置,仰着脑壳向斜上方查看。果然,他看到了在房梁之上,写着“明镜高悬”的匾额后面的位置,隐隐约约地好像漏出一个青色的布包。
  就算看到了那个布包还放在原来的位置,宋臣依旧不怎么放心,连忙又小心地打开房门,绕到二堂外面寻找起梯子来。
  因为最近府衙之中正在修葺屋顶和墙面,所以到处都有瓦匠使用的竹梯在,宋臣很容易就在角落里找到了一架竹梯,趁着没人在,将它搬回了二堂里面。
  将那只竹梯小心地架在房梁之上,宋臣缓缓地爬了上去,一直爬到了匾额的后面。时间紧迫,他怕过一会衙役来找他,闯进了二堂,因此也不拿下布包,就这么依靠着竹梯勉强站好,哆嗦着手将藏在匾额后面的青色布包小心翼翼地打了开来。
  布包里面装着几个厚厚的横开的本子,还有一叠信札,以及一张羊皮制成的地图,宋臣一一地查看之后,这才松了口气。东西没少,而且没有被动过,这下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被其他人知道了。他将包袱包回了原样,顺着梯子缓缓地爬了回去,开门扛着梯子偷偷放回了原位,这才装模作样腆着肚子踩着官步,一步三摇地向后院黑烟升起的方向走去。
  那着火的位置正是在后院之中,起火点本来是官衙之中的伙房。扬州府衙没有专门堆放柴草的柴房,所以人们干脆就把木柴堆放在伙房里面随用随取。结果却不知怎么弄的,一直放在伙房里面平安无事的柴堆突然着起了冲天大火来,那火势迅猛地吓人,一下子就顺着伙房之中的木柱就窜上了房梁。
  倒霉的是伙房的棚顶还不是瓦片制成的,为了省钱,这房子的房顶是茅草做成的,按理说前一天下过雨,茅草应该还很湿,应该不容易着火的,可是今天的火也不知为什么这么邪气,窜上房梁就立刻点燃了顶棚上的茅草,结果整个伙房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立刻烧成了一片火海。
  更加郁闷的是伙房太小,堆不下全部的柴草,因此房屋外面也堆放了一些多出来的柴禾,伙房这么一被点燃,外面高高的柴草垛也难以幸免。
  最近北风呼啸,翻涌的狂风将伙房棚顶的茅草圈落点着了一旁的柴草垛,燃起的大火顺着柴草垛一路燃烧甚至点燃了不远处的马棚。
  马棚不比别处,里面关的不是死物而是活物,马棚里的马匹最怕火焰,一见大火烧来立刻就受了惊,上蹿下跳,四处冲撞,甚至冲出了马棚,踢倒了救火的差役。马匹全都跑了出来,使得整个府衙都乱了套,那马尾巴上还燃着火呢,这马完全不听召唤,跑到哪里就把火点到哪里,这还了得?!
  所有人都在心急着救火,好不容易抓住了马匹,可是这不知怎么着起来的火就是扑不灭。而且这火焰怎么看都邪气,越浇水这火反而着的更厉害,蔓延地也更加的远。仔细一瞧,这火竟然没被水浇灭,而是漂浮在水的上面,顺着水流淌到了四周各处,结果众人一番忙活,不但伙房里的火焰没有被扑灭,反而因为四处流淌的火焰点燃了周围的好几处房子。
  众位差役手忙脚乱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才赶快叫人请宋臣大人回来主持大局。结果好不容易等来了宋臣,谁知他直接跑去了没着火的二堂,根本就当没看见后院的熊熊大火。
  等到宋臣终于离开二堂赶到后院的时候,先前几处着火的房子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周围靠的近的房屋则燃烧的厉害。听闻这怪火用水扑不灭,宋臣也失了主意,整个府衙的人从宋臣到衙役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噬了后院的几处房屋,又将旁边的砖墙熏得焦黑,直到烧无可烧的时候才渐渐的熄灭下来。
  情况如此的慌张杂乱,所有人都出出进进着急得很,因此谁也没有留意到是不是有不认识的人趁机走进了官衙,也不知道这些素昧平生的家伙是不是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