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沧海横流_55 (第2/3页)
就凑合,除非实在是不行了,否则坚决不会修葺所在的衙门的。” “大靖之中有不少衙门还是楚朝时候修建的呢,足有数百年历史了,早就不成样子了,也没见那些地方上的官员出钱修葺。这官不修衙已经成了一种不能言说的规矩了,虽说没有落在纸面上,可是少有人会不照做的。” 林钧这么一说,司徒烨就明白了,“哦,为官不修衙是规矩,这扬州府的府衙看样子是近几十年修建的,又没有到年久失修的地步,为什么会找人修衙门呢?宋臣一反常态地招来瓦匠修葺衙门,就说明这里面有鬼!” 江源笑道:“你想想,宋臣是什么时候找的瓦匠呢?是他听闻刘管事杀死陈三之后才匆忙命人去找的,这难道还不反常么?” “他一听闻陈三被刘管事杀了,就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小命,也就更担心那些东西的安全。若是东西真的被世家或者勋贵得了去,那么为了灭口,他的小命可就要真的要没了。这时候只是从座位上仰头查看匾额后面的包袱已经不能安慰他日益恐惧的内心了,不亲自触碰到他千藏万藏藏起来的东西,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安心的!” ☆、第七十章 暗计划知晓藏书地开宝囊探清其中秘 江源勾起了唇角,笑着说道:“一个非常正常的知府大人能够飞檐走壁,翻墙跃脊,爬柱上梁,如履平地吗?” ……想也知道,肯定是不会了,宋臣又不是传奇故事里的剑仙…… 宋臣只是个很普通的文臣,又不是精通武艺的武将,就算是武将,也不是每一个武将都能够飞檐走壁,如履平地啊。那到底是朝廷的官员还是梁上君子啊,官员们又不用闯荡江湖,躲避敌人,除非特殊需要,否则谁会刻意去练这个……练会了有什么用啊? 就算是江源这个攀爬高手,上房什么的还得需要用绳子和抓钩才能上梁呢,更何况一个十年苦读,手无缚鸡之力的科举文臣呢?他是绝不能自己轻轻一跳就上房梁的…… “我虽然不知道这位宋臣宋大人当初是怎么想的,要将这些东西藏在匾额后面,也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找机会找工具把包袱放上去的。可是现在,他若是想经常检查匾额后面包袱之中的东西还在不在,就需要一个能够得到梯子的机会。” “一个府衙闲着没事能放几架梯子呢?而且梯子这种东西,多数情况下都应该放在后院,堆放杂物的地方才对。后院那边人来人往,衙役、伙夫和马夫等人进进出出,川流不息,宋臣想要拿到梯子还不被衙门里的人发现,实在是不怎么可能。所以他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法子,叫了瓦匠来修葺知府衙门。” 瓦匠修葺房子不但包括休整下面已经开裂发霉的墙壁,还包括整理棚顶的瓦片,防止房子继续漏雨。既然需要上房,瓦匠们总不能空手而来,学着评书里的大侠自己往房顶蹦吧,自然是要带上足够的梯子的。 所要修葺的房屋一多,整个维修所需要的时间也就会延长,而需要的人手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起来。人既然多了,那么供工匠们使用的梯子也就多了。 因为正堂那里也需要修葺,所以摆放在那里的梯子非常之多,而正堂与二堂之间相隔不过几丈远而已,相互通着,正方便去取。衙门到处都在修葺,所有地方都尘土飞扬,肮脏无比,衙役们没事的时候根本就不往正在修葺的大堂那边去,宋臣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没人的机会,顺一架梯子回来爬房梁,这就是宋臣要打的主意。 只要那些瓦匠还在一天,宋臣就可以偷拿梯子检查包袱,所以他才会对那个根本用不着大修的官衙大肆休整,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拿梯子…… 不得不说这主意也确实挺能蒙人的,至少世家和勋贵的势力就被宋臣这一手给蒙过去了,根本没往那要命的东西去想。可是就这么点小计策,又怎么能瞒得过洞察力惊人的江源和林钧? 江源命令手下的探子装扮成高门大户的仆人,去向府衙里修葺的瓦匠们套话,果然还没套两句,就把老底给问出来了。 “我家老爷手中也有一处老宅子很久没有修葺了,原本打算再拖一拖,可是这一阵雷雨太多,怕拖不过去,墙面再倒了,所以正想找泥瓦匠呢。这不,一看你们这伙匠人连官衙的活计都能接得下来,必然手上的本事很是不错,所以就想来问问你们,这官衙的活儿年前能不能干完,若是能干完,年后正好给我家老爷的老宅修葺一下。”那探子拉着泥瓦匠喝酒,讲话可谓滴水不漏,处处在向对方套话,偏偏很少有人听得出来。 那瓦匠也没觉得修葺官衙算什么不能说的秘密,一看旧活儿没干完就有新的买卖找上来了,早就心痒痒的了。要知道当工匠的不比种田的农户,农户总有田里的活儿去做,工匠就怕没活干,这有活儿做当然是好的。 他连忙说道:“这知府官衙其实还比较新,发霉的地方,稍加修葺就可以了,这墙面也好办,只要补补就行。关键是棚顶要换新瓦,这估计得耗费一段时日。不过好在知府老爷吩咐了,也不是整个衙门的房子都修,只让修修大堂、三堂和旁边差役们住的房屋,这点活计全加起来再用一个月肯定能弄完,绝对能赶得上年后给老爷修老宅,耽误不了老爷的事儿。” 大堂、三堂和差役们住的房子都要修葺,那么那里必然更加人来人往,耳目杂乱,必然不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