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沧海横流_68 (第4/4页)
,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偏偏自己又没什么才能,不用陛下出手,他自己的部下都瞧不起他。这位北静王爷只会谈论诗词歌赋,赏玩书画美人,比之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倒是强了一些,可是依然没办法镇住那些北疆出身的悍将。” “将军能和美人一样吗?管理军队能和后院争宠一样吗?水溶的思想和他的部下格格不入,如此下去他必然自毁长城,没办法挽救北静一脉的颓势。” “而今北疆的兵将已经磨合完毕,京畿大营从始至终都听命陛下,乃是铁板一块。现在大靖政局清明,国库丰盈,军械粮草已然齐备,借着通商之便更是了解到不少北蛮国的情况,知己知彼,是时候该商议北伐之事了。” 北伐之战!这是大靖朝每个人久藏心中的愿望,几十年来都不曾被磨灭。为了北伐大战,江源准备了十年,苦忍了十年,司徒晟也准备了十年,煎熬了十年,如今时机已到,是时候召集众臣商讨征伐北蛮之事了! 司徒晟一口喝干了杯中的热茶,仿佛杯中盛装的是烈酒一般,一口饮下他只觉心气畅通,热血激昂! 北蛮国是他的生平大敌,是整个大靖的敌人!北蛮存活一日他就心神难安,大靖就难以脱离围困,所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枕,北蛮在侧他只觉芒刺在背。准备了这么多年,等待的就是众将磨合完毕之日,当初北蛮大汗带给大靖的耻辱,他要一点一点全都讨回来,让北蛮国遍插大靖的旗帜! 司徒晟吸了口气,缓缓吐出,平静了一下,说道:“清远,召京中三品以上的武官入宫议事!”他要在大朝会之前为北伐之事定下基调,他要统一京中全部武官的思想,确立全国将士北伐的信念! 天子急召,众将毕至。 不过半个时辰不到,被召集的武将尽皆汇集在保和殿后,隆宗门旁边的宫殿之内,等着皇帝陛下的到来。聚集这武将的宫殿之内一片肃杀之气,虽然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一看被皇帝召集来的都是京中高位的武官,就是猜也猜出一些东西来了。 在座众人都是消息灵通之人,自然有人知道昨日江源回京的事。江源此次出行的方向并没有隐瞒朝臣,不少人都知道这位兵部尚书这半年来是去北疆巡边了。江源刚一回来,圣上就命武官们汇集于此。所为何事难道还猜不出来吗? 北疆,一定是北疆! 难道圣上已经打算对北蛮国下手了吗? 在座的武将们就没有一个是主和派的,从高皇帝当政开始,一直到今上,一共四代皇帝,没有一个忘记北蛮国给大靖带来的耻辱的,四代皇帝都是如此,哪里容得下京中的武将们主和? 无论心中到底怎么想,在京中谁敢公开主和,立刻就要被皇帝们边缘化,升迁什么的是再也别想了,不被赶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喝西北风就算不错了。上行下效,皇帝既然厌恶北蛮,那么臣子如果还想再靖朝混下去,当然要顺从皇帝陛下的思想。时间一长,整个京中就聚集了一大群主战派,这群武将每天想的都是出战,出战,再出战! 今上还是睿王的时候就与江源商讨之后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武将升官制度,晋升制度的核心标准就是战功!以战功升职,以战功封爵,只要有了战功,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有了江源和曾经参与三藩作战的无数将士给朝臣们做榜样,谁不知道想要升迁就需要获得战功呢?! 但是战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了战争就没有了战功,没有了战功就没有了升迁,没有了爵位,没有了一冲飞天的机会! 一个历经几月的小小三藩之战就出现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冠英侯江源,不过数年的时间,这位当年的文举状元,从六品小官,就凭借着强大的武勋成为了当朝一品大员,侯爵之身,手握更有十数万大军,替皇帝管理着天下兵马。有了这么个明确的目标放在那里,会有人不想要效仿吗? 那不是对蛮族的战争,而是摆在武将们面前的一条条的通天大道!能够把握住机会的人必然青云直上,飞黄腾达,名传青史,恩泽子孙!他们怎能放过机会?! ☆、第八十二章 定北伐诸将争先锋问策略群臣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