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红楼之沧海横流_8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沧海横流_82 (第1/3页)

中原人常用的槊就已经很沉重了,一把上好的槊足足要有十几二十多斤。而陌刀之类的兵器就只有更重,最轻的也要二十多斤的份量,而这种尺寸的大斧和狼牙棒起码也要三四十斤重,就是五六十斤都有可能。
  靖人的重骑兵本来就要身着铁甲的,全副武装在身上就要大半石的份量,也就是要五六十斤沉,而且重骑兵的马匹也要身负重甲,这个负担就太重了。如果骑兵再使用这么沉重的武器,根本就无法支撑他们整场战争所需的消耗,就是人受得了,战马也受不了,怕是战争还没结束就要累垮了。如果拿着兵器的是江源这样的力士还好,普通人就算拿着也耍不动,根本达不到杀敌的效果。
  而且相对于狼牙棒和斧钺这种兵器,槊和矛这类尖刺形的兵器更能借得上马力,杀伤力也要更好。无论是普通士兵的简单穿刺还是擅长武技的将军挥动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之沉重的斧钺和狼牙棒,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而且耗费金属也少,完全可以作为制式武器分配。
  北蛮人却是不同。
  他们很少身穿铁甲,一般都是身着皮甲而已,非常轻便。就算有铁甲可穿的首领或者大将也不会穿全身的重甲,最多不过穿一件如同坎肩一样护住躯干要害的鱼鳞甲而已。
  这样的话身上负重大大减轻的他们就可以使用这种沉重的武器,而不用担心体力消耗的问题了。这种武器的好处就是用起来连马的冲力都不用借,随便抡一下就可以借着武器本身的惯性击伤敌人,就算敌人身着重甲也没有用,一样要被打成重伤。
  当然,北蛮国会出现这种兵器的根本原因就是北蛮国不善炼铁,铁器十分稀少。如果用他们那凄惨无比,还不如中原商朝水平的青铜铸造技术做出矛、槊或者刀剑之类的武器,怕是随便和靖人的兵器一碰就要折断了。那还打什么,直接投降吧……
  北蛮人使用的铁质弯刀是从西域那边抢过来的,虽然质量上不如靖朝的武器精良,好歹还可以勉强一用,但是长兵器的制造就没有办法了。
  西域的国家使用的长兵器都是从中亚甚至欧洲那边传过来的,不是过长就是过重,身材矮小的北蛮人根本就用不习惯,个子较矮的北蛮马也不适合使用这种武器。因此北蛮人就只能以青铜铸造一些狼牙棒和大斧这类沉重无比的武器凑合着用了。
  这类武器本来就是以沉重取胜的,背后,不怕砍,被算靖人的武器碰一下也不用担心断折,总算可以撑过全场战争,而不用操心刚一打仗就需要换武器了……
  双方大将都在那牧哲大会上见过对方,连通名报姓都不用。这两边的勇士纵马靠上前去,就猛地挥舞起手中沉重的兵器,横着抡向了对手的身躯。只听“当”的一声沉重的声响,仿佛铁匠铺中打铁的声音一般,却要比打铁的声音响亮多了。双方的武器撞到了一起,这一下竟然不分胜负!
  使用这种沉重的武器根本就耍不出花样来,一旦耍花样动作就慢了,借着就会战败。因此双方的比武过程基本上就是挥动手中的武器不停的相撞,“当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也没用什么特殊的技巧,两位大将就是在比拼各自的气力和速度。当然,拿着那么沉重的武器,就算想要有极致的速度也难,到最后可不就是听个响吗……
  两边的将领力量相差不大,速度上也不分伯仲,无论怎么敲敲打打都不分胜负。首领们一见难分高下,干脆又一挥手,两方又各冲上去两位武士。在战场中央,三对三的捉对厮杀起来。
  除了刚刚的大斧和狼牙棒,场中心又出现了金瓜锤、八角锤、铁蒺藜骨朵(有些像狼牙棒,就是长刺的金瓜锤)和板斧这四种兵器。这等武器在中原一个比一个不常见,有的人根本就没见过,可是在北蛮国却是最常见的兵器,每个人手中拿的都差不多。
  一阵卖力拼斗,骑士们还没有如何,座下的马匹倒是受不住这样猛力的震动了。拎着一对八角锤的异族武将所骑的马匹再也承受不住,竟然前腿一弯跪在了地上,这个机会被对手抓住,抄起手中的板斧就将他的头颅砍了下来。北蛮族一见自己这边的勇士赢了比斗,一时士气大震,直接全军尽起,纵马冲向了异族。
  斗将不敌,不能在战阵上再输了。胡族的首领一马当先冲了过去,带领着异族大军直冲对方的骑兵杀去,借着马匹的冲力就是一轮箭簇狠狠地射向北蛮族人。
  论起骑射的功夫,双方的水平相差无几,在一轮箭雨过后,各有数百名骑士中箭落马,可是双方马匹的速度都很惊人,不过转瞬就冲到近前,要比拼起近身作战了。
  按照北蛮族的想法,他们根本就不想和异族比拼什么近身战,他们本想从侧面绕过异族大军,从侧方甚至后方用弓箭来袭击对手的。这种做法是他们常用的套路,可以避免由于甲胄防护力过低而被敌人大量杀伤。可是这一招对付步卒更多,速度不强的军队还有些用处,对付同样只有骑兵,速度同样很快的异族却没有办法了。
  异族根本就不想迎合北蛮人的迂回战术,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又都是北蛮国的军队,配合出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异族人早就对北蛮族的战法心知肚明了。让出侧翼只能让自己的死伤增多,异族人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双方都是骑兵,马匹的水平也都差不多,他们又怎么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