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之沧海横流_89 (第2/3页)
设国家留着干嘛?反正在这一点上司徒晟的觉悟比江源还高。 可是人命要靠什么来解决呢?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的年代,就算江源和林钧一起上阵也没用,伙同了全国的墨家高手,水利能人一起研究,该死人还是要死的…… “清远,你是说?”话不用说出来更多了,司徒晟已经明白了江源的意思,大靖自己的国民当然谁死了都心疼,可是那些俘虏甚至是奴隶不就是最好的壮丁吗? 江源压低了声音,毫不在意自己的这番话语将要夺走多少人的性命。有些事情是必然的,不是牺牲自己人的命就是牺牲别人的生命,要是你的话会怎么选?想想长城下埋着的无数中原之人的尸骸,难道因为要死人就不修防御工事吗?同理,水利工程是必须要修的,死再多的人也要修!否则大靖的人口一增加,粮食产量跟不上要怎么解决?把人饿死还是逼人起/义? 美国的铁路事业弄死了多少华工?随着欧洲美洲的崛起又有多少的黑奴死无葬身之地?就算是美国的国父华盛顿还因为牙齿掉落的原因让牙医从黑奴口中现拔出九颗牙齿植入自己的嘴里呢。 伟人都这样,您还真的别把人们想的太善良了…… 在这个年代的科技背景下,封建制就是此时最先进的制度了,人们不可能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去讲平等,讲道义,那是科技进步以后才能商量的事。在现在这个社会,一旦讲平等就真的要乱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进入战争之中,害死无数人命。 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依附于科技水平而存在的,空话绝对要不得,科技没有发展到,制度死都不能乱改。江源没本事在靖朝就将未来的科技弄出来,他不懂得炼钢,本不懂得化学,那么想要让国家富强起来就只能用这个时代可以使用的方法,比如说让战败国的俘虏修筑水渠。 “是的,陛下。”江源点了点头,“他们将会是最好的人手。如果将他们派上用场,就不需要大靖的百姓们承担徭役的痛苦了,也不需要百姓们来牺牲生命了,可以用北蛮人来做代替,这是臣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不能将他们放回去,因为一旦放回去就是放虎归山,早晚有一天会让他们再次强大起来,欺凌中原百姓的。上一世古代的那些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都是哪来的?还不是东胡、匈/奴之类的民族分裂或者在中亚繁衍生息之后又弄出来的?对于敌人绝对不能手软! 全都杀了? 这就更不可能了。且不提他们将俘虏全杀了有多么浪费人力资源,也不管朝廷上会为了皇帝陛下的“残暴之举”发表出什么样的言论,真的把他们都杀了,以后还会有人在面对靖军的时候投降吗?他们都因为怕死掉而不投降,甚至来个拼死一击,搏命向抗的话,靖军要为此死伤多少人? 不能杀,又不能放,更不能随意将其吸纳进国内,或者将土地分给他们,将他们视为国人对待。 凭什么啊?一群战败之人,当初还将靖朝边关的百姓祸害得不行。如果一个投降就将他们视为国人,甚至给予田地,让大靖真正的国人们怎么想?怎么平衡?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啊?对于外虏,要让他们怕,让他们不敢和大靖做对,要不然做对了还能得到好处,岂不是要增加无数敌人? 要对他们充分的利用起来才行,可是又要给他们一个生的希望。那么就让他们去修水利或者建城池吧,反正不是大靖自己人,死了也不心疼,还能省下些钱粮来,不是很好吗? 一边修建这些工程,一边派人对他们进行集体洗脑,命令他们必须说中原话,不得以北蛮语或者其他的语言交谈,使用文字也必须用汉字,衣着打扮也要照着中原的习惯来。洗着洗着,过上几代人,他们的思想之中还能留着北蛮的文明吗?也就自然而然被中原同化了。 江源为这个过程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劳动改造”。司徒晟忍着笑同意了这个叫法,觉得很贴切。 皇帝陛下同意了江源的想法,并且下令,奴隶之中凡是靖人出身,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立刻就可以变回平民,并且由官府发配钱粮回归家乡。而余下的这批北蛮人无论族人还是奴隶都将以十人为一户,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实行军事化管理。 凡是任劳任怨,从事无偿劳动五年而不犯过错者,便可脱离战俘的身份,获得与大靖朝的囚犯们相同的待遇,而再工作五年则可以从囚犯升格为平民,与大靖的百姓待遇相同,成为大靖的一员。 但是在前五年之中逃走的人,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处以腰斩之刑,并且全甲都要连坐,全保也要被杖责八十。如果在后五年中有人逃走,那么逃走之人要被加刑五年,并判杖责八十,全甲连坐,全保也要杖责四十。以是以严苛的法律防止这些俘虏们逃走,以连坐处罚令他们之间互相监视,谁也不敢乱来。 虽然这些命令看起来严苛,可是也是有宽容之处的。司徒晟下令,这些俘虏凡是在劳作之中伤病死去,都可为一个亲朋好友减刑五年。 这样的命令对于普通的北蛮族人来说依旧十分严苛,可是对于那些被北蛮族掳掠而来的奴隶们来说简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