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报数 (第1/2页)
赵德四集结好队伍,安排列队操练。 林庶灵几个在边上观摩,短短一上午,众人的身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一刻还是秋实学堂的学生,一到下午,摇身一变成了手下几十号人,一百杆枪的一方豪强了。 马至筠横行明州城手里不过两支洋枪队,五六十杆枪,他们手里有一百杆枪,稳压盐老儿。这说是豪强,用土匪来称呼也无不妥,毕竟他们要做的事说出去太惊人。 华新民笑骂,“这哪能叫军队,当土匪都不够格,我看你下去教教他们拳脚,没准能霸占四明山,收几个压寨夫人。” “去!”林庶灵懒得理他。 “旧军精兵非一日可成,何况新军,前朝为了训练新军抽调全国粮饷,外债高筑,最后也不过编练出四支新军,而能与西方列强陆军一战的唯有北周六镇精兵。” 北周六镇就是如今护发军的前身,夏戈挺参军时北周新军以扩编为护发军,投入卫发战争的北方前线。 夏戈挺看了两眼不禁点头,华新民和陈书同带来的人,精气俱佳,虽有些瘦弱,可队伍没有烟鬼酒鬼,每个人眼神中透着坚定之色。 这群人,可用! 新军与旧军的差距不在器械,在乎思想,在于用枪的人。同样手拿后膛枪,一千新军能横扫三万旧军。 眼下的明州城卫营就是最好的例子,江南制造局先后生产了五六万支,运去北方前线的仅占一半,大部分林明敦枪配发给两江的守军和荆北新军。 可城卫营拿到新枪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兵大爷甩钱抽大烟还来不及,抽出空来欺压百姓哪用得着后膛枪,举着两杆洋枪过街威风威风,银子就来了。 “你不下去教导教导?”底下练得正起劲儿,林庶灵不忘调侃起好友。 世人皆说护发军战力强,号称不败王师,林庶灵很想见识见识,护发军练兵有何门道。 “明天再说,现在教了他们也记不住。” 林庶灵撇一撇嘴,继续看赵德四练兵。 “全部都有,听我口令,向前一步走!” “报数!” 向前走一步大伙都会,一听到报数,底下人有疑问,“赵教官,啥是报数啊?” “就是让你喊数,从一开始往后喊,一人喊一个数。” 赵德四一解释,底下人貌似听明白。 他又喊道:“报数!” “一!” “一!” “一!” ...... 林庶灵看不下,冲着人群说道:“不是让你们光喊一,是从一开始往后喊,一二三四......一人一个数。” “林才子的解释,大伙都听明白了吗?”赵德四刚入伍时,光学怎么报数学了三天,第四天才不出岔子,这些人不会报数也在意料之中。 “听明白!”底下回应得很大声,看起来气势十足。 “报数!” “一!” “二!” “三!” ...... ...... “十!” “一!” 这次喊得不错,可一到十就停了,第十一人楞了半天,不会往下数,硬是报出个一来。 林庶灵和夏戈挺不禁轻轻摇头,华新民偷偷捂嘴轻笑。陈书同见状赶紧下场训导,这人是他带来的。 “你报什么一,接着往下喊,十后面往下报,听明白没有?” 那青年也就十六七岁,没念过书听到报数就一脸的迷惘,大伙的训练因他打断,这会急得都快哭出来:“书同哥,十后面是啥,俺真不知道啊!” “十后面是十一,诶......”陈书同火从胸口烧到嗓子眼,等看少年委屈的模样,清澈的双眼布满焦虑,眼角有泪珠在打转。纵使有天大的火气,这会也烟消云散了。 “你们几个都过来,后面还有不会数数的,全部过来。我先教教你们怎么数数。” 陈书同转身向赵德四致歉道:“抱歉,打断了你们操练,等我教会他们如何数数,你再接着练。” “没事,当年我刚进军营那会儿,因为不会报数没少挨教训。您先忙您的。” 集结的乡民里有八成人不会查数,几十号人把陈书同围了里三圈外三圈,竖耳聆听陈书同教他们数数,从一点到一百。 这些人几乎个个是贫农出身,家境艰难,没钱供读书,全在乡间地头长大,稍微有些力气,就被叫到田里干活或是上村里镇上的大户人家里面做工。 目不识丁,数不过十,有来自秋实的大才子屈尊教他们数数,全高兴坏了。 外围的林庶灵观此景,叹气道:“我算是明白,为何朝廷在北方打仗要下令天下学堂听课了。” 征兵令召集上的兵,参差不齐,有老有少,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十三四的半大小子,甚至有的地方为补足名额,大户人家雇佣妇女女扮男装填充人数。 这些人大部分被编入民夫队,负责搬运造饭等杂活,真正能上前线扛枪打仗的十中取三。 自打枪械问世以来,各国对征召士兵的要求逐步提高,不再像以前,能拿动刀就可以上战场。 何况新军要求极高,有些兵种涉及到西学知识,目不识丁的农夫根本无法充数。 “是的,诸如新军中的炮兵,没有一定的西学基础根本无法操作。前线老兵打光了,各道送来上的新兵素质不齐,不堪一用,朝廷为填补前线空缺,只得下令学堂停业,召集广大青年学子上北方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