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迫和上司恋爱了 第119节 (第2/2页)
所以家庭条件也相对要好一些,父母和爷爷奶奶也一直在身边。 小姑娘学习不是特别好,大概中等的水平。但每次作业都有认真完成,也从没有调皮捣蛋的事情发生过。 迟枝和她家长聊了聊孩子期中的成绩。数学和英语分数比较低,以及语文最近听写重复性的错误比较多,汉字基础比较弱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了一些以后的建议,包括多给孩子买一点课外书之类的。 刚从小姑娘家出来时,迟枝感觉还挺顺利。 但下一家就没有这样轻松了。至少心情上是如此。 第二家就是那个上课经常主动给迟枝捧场,有点黑黑的,但是看起来就很健康的小男生家。迟枝走在路上的时候心情还挺好的,但去了之后,就变得有些沉重。 小男孩的父母去南方打工了,所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在。 迟枝进去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家里很黑。一方面是因为房间在阴面,一方面也是窗子太小。地面还都是很普通,没有经过装修的水泥地。 她看了看天花板,发现只有一盏很小的,光秃秃的白炽灯泡。被电线连接着,从房顶吊下来。 房间里也没有适合学习的桌子。 唯一的一个桌子上面还摆满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家具就更不必说,除了床和做饭的地方,其余都是摆满了杂物。 让迟枝觉得难过的是,这样的环境如果要学习的话肯定是不合适的。 首先光线不足。等到了晚上那一个小灯泡根本不足以看清书本上的字,对孩子的视力也不好。二是没有好的桌椅,坐姿什么的都是问题。 迟枝问小男孩平时怎么写作业,小男孩就说趴在床上或者是阳台上写。 不知道为什么,迟枝心里就有点酸酸的。 明明是很艰苦的环境,但小男孩本身却很乐观。那个爷爷也很好,也说了家里的大致情况。小男孩的父母在广市打工,每年会邮一点钱过来。 因为来回的路费太高,以至于小男孩上次见父母还是前年。 从小男孩家里出来,迟枝心里就有点沉闷。韩天飞也没有说话,摄制组的大家似乎也被某种无法改变的现状而感到无奈。 后面又去另外几个孩子家家访,发现情况也都大同小异。 基本上留在家里的家长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辈的。父母都在家的,除了第一个女生,其余都不是。要么就是父母都不在,要么就是只有母亲在。 给迟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家条件不太好,家里的奶奶年纪很大了,说话也不太清楚。 迟枝问那个女生家里吃饭是怎么解决。那个女生说一般都是她自己做饭。后来还听小女孩说,本来妈妈是在的。但是妈妈觉得家里太穷了,实在受不了,后来也改嫁走了。 她当时听到的时候心里就很酸,但总归还是控制住了。至少没在镜头前面哭鼻子。 家访回来之后,女孩儿的心情就一直有些沉重。以至于晚上跟陆封迟通电话的时候,说话就也闷闷的,能明显听出来状态不好。 “怎么了?”男人问她。 迟枝不想说,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她心里有同情,却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整个大环境都是如此。 “没什么,就是心情不太好。” 她一边在操场上走着,一边轻声说。 晚上的这个时候,通常是她和陆封迟固定通电话的时间。有时候也会视频。 因为操场上没有人,迟枝也就不用顾忌那么多。可以很安心的跟男人讲电话。所以她每次打电话都跑过来。 “迟枝。” 陆封迟又叫了一下她的名字,咬字和语气皆很重,像在逼她说出来。 陆封迟就总是这样,一点都不懂得每个人心里都有想要留白的空间。每次她稍微有点儿什么心事,陆封迟就非要知道得明明白白。 一点细节都不放过。 “我今天去家访了……” 女孩儿正在走着的脚步停下,闷闷地说。 “因为我过来支教就一直在学校里面嘛,就偶尔买水果和零食的时候才出去逛一逛。然后学校里面那些基础设施建设都很好很新。我就以为是这几年确实发展好了,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 “结果我今天去家访,发现很多学生家里条件不是很好。” “就是那种,没有很好的学习环境。灯也很暗,然后桌子和椅子也不是很配套。甚至有的家里都没有桌椅,要趴在床上写。而且大部分父母都不在身边,都出去打工了。” “所以……我心里就有点难过吧。” 她如是说。 迟枝说完,对面的男人也没有马上回话。 两个人就这么举着手机沉静了一会儿。迟枝抿了抿唇,脚沿着操场上的白线一直往前走着。 夜晚的风徐徐的,吹过树叶时有沙沙的响声。